战略合作
招商前必做的功课:品牌定位如何决定招商成败
来源: | 作者:门店哥哥 | 发布时间: 2025-10-05 | 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在当前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,招商已成为企业扩张版图、实现规模化增长的核心战略。然而,并非所有招商都能如愿以偿——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《2024年招商行业调研报告》显示,68%的招商项目因“品牌定位模糊”导致渠道商签约后存活率不足30%。这组数据直指一个被忽视的真相:招商的成败,早在项目启动前就已由“品牌定位”这一关键环节决定。

为什么品牌定位是招商的“指南针”?

品牌定位的本质,是为企业在市场中确立独特的价值坐标。对于渠道商而言,选择一个品牌合作,本质是投资其“可持续盈利的能力”。清晰的定位能向渠道商传递三个核心信号:目标客群是谁、解决什么需求、凭什么比竞品更赚钱

以餐饮行业为例,某火锅品牌曾因“既想做高端商务宴请,又想抢占年轻快餐市场”导致定位混乱,招商时承诺“单店月均流水50万”,但实际因客群冲突、产品体系分散,多数门店月营收不足20万,最终招商项目半年内夭折。反观头部茶饮品牌,通过“聚焦下沉市场+现制鲜果茶”的精准定位,明确告知加盟商“15-25㎡小店、客单价18-25元、毛利率65%”,单店模型清晰可复制,2023年新增门店超3000家,渠道商签约转化率高达82%。

招商前,品牌定位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

1. 你的“差异化价值”是什么?

渠道商面对数十个同类品牌时,只会记住“最特别”的那一个。定位的核心不是“我是谁”,而是“我与别人有何不同”。例如,在母婴用品赛道,当多数品牌主打“全品类性价比”时,某新锐品牌聚焦“0-3岁有机棉贴身衣物”,强调“欧盟有机认证+医护级安全标准”,将差异化价值浓缩为“宝宝的第一套安全衣”,成功在细分领域建立认知壁垒,招商时即便加盟费高于同行30%,仍吸引大量注重品质的创业者。

2. 目标渠道商的“盈利模型”是否清晰?

招商不是“卖牌子”,而是“卖赚钱方案”。品牌需用数据化语言拆解单店盈利逻辑:客群画像(年龄/消费力/偏好)、选址标准(社区/商圈/校园)、投资回报周期(装修成本、回本时间、坪效)。某家居品牌招商前做了30家样板店测试,提炼出“社区店(80-120㎡)投资25万、月均盈利4-6万、10个月回本”的标准化模型,并用真实门店数据(如“成都双流社区店,开业第3个月营收突破8万”)说服渠道商,2024年招商会签约率提升40%。


3. 能否用“一句话”讲清你的定位?

定位的最高境界是“脱口而出”。如果需要3分钟才能解释清楚品牌优势,说明定位仍需优化。例如:

 错误定位:“我们是做健康食品的,有零食、饮料、代餐,适合所有人群。”

 精准定位:“我们是‘办公室轻养生零食’,主打‘低卡高蛋白坚果棒,解决白领下午3点饥饿感’。”

清晰的定位不仅降低渠道商的传播成本,更能帮他们快速说服终端消费者——加盟商的信心,往往始于一句“简单有力”的品牌主张。定位落地:从“纸上谈兵”到“招商利器”

品牌定位不是PPT上的口号,需转化为可执行的招商工具:

 可视化物料:将定位融入招商手册,用图表展示“目标客群消费频次”“竞品价格带对比”“单店盈利测算表”,避免模糊表述。

 场景化体验:邀请意向加盟商参观样板店,现场感受“定位如何落地”——如主打“国风茶饮”的品牌,门店设计、员工服饰、包装物料均体现传统文化元素,让渠道商直观看到“消费者为何愿意为文化溢价买单”。

 动态化验证:招商前通过小范围试点(如3-5家直营店)测试定位有效性,收集消费者反馈、优化产品组合,再将验证成功的模型复制给加盟商。某宠物用品品牌通过3家试点店发现“宠物智能用品比传统零食更受欢迎”,及时调整定位为“社区智能宠物生活馆”,招商效率提升50%。

结语:定位对了,招商就成功了一半

在“流量红利消退、渠道成本攀升”的当下,招商已进入“精耕细作”时代。与其耗费百万广告费吸引加盟商,不如先静下心打磨品牌定位——这既是对渠道商负责,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。

记住:模糊的定位只会招来“试试看”的加盟商,而精准的定位将吸引“一定要做成”的事业合伙人。招商前做好定位功课,才能让每一份投入都转化为渠道商的信心,让扩张之路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
(本文参考ai大数据制作,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,仅供参考)

欢迎通过官网联系我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