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略合作
从“万物互联”到“万物智联”,AI硬件元年哪些品类在爆发?


戴在手指上的健康教练,能看懂世界的智能眼镜,听懂人话的扫地机器人,这些不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,而是2025年AI硬件元年的日常风景。

2025年已被业界公认为“AI硬件元年”。从云端落地终端,从概念走向实用,AI正在重塑我们身边每一个硬件产品。

全球科技与消费电子产业销售额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1.29万亿美元,其中新兴市场贡献了40%的增长动力。在这个转折点上,AI不再悬浮于云端,而是深度嵌入我们的生活细节。

 

01 市场爆发:AI硬体的三大转变

2025年AI硬件领域呈现出明显的三大趋势:潜在爆款诞生、用户规模扩张和竞争路线分化

相比早期AI Pin、Rabbit R1等产品的概念炒作,新一轮AI硬件爆发更注重真实用户体验和实用场景。

一批产品已突破“百万级出货量”的门槛,如Meta的Ray-Ban智能眼镜和Plaud.AI的录音卡片。这些成功案例表明,AI硬件正从小众极客走向大众日常。

瑞某微报告指出,2025年端侧AI硬件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8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5%。NPU算力提升至32TOPS,端侧模型参数规模达到40亿级别,准确率高达95%,为硬件智能化提供了坚实技术基础。

02 消费电子:传统品类的AI重生

传统消费电子品类在AI赋能下焕发新生。IDC预测,到2027年,AI PC将占据全球PC市场60%的份额。2025年末,AI PC在全球PC市场的占有率预计将达到31%,出货量达7780万台。

智能手机领域,端侧AI芯片已成为旗舰机型标配。折叠屏手机因AI分屏、多任务处理等功能,渗透率从2024年的5%跃升至15%。

2025年上半年,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2.6%。

传统终端上的AI落地呈现两种路径:手机和PC厂商正将智能体视为系统中枢,而可穿戴设备厂商则更关注多模协同。

例如,三星在S25系列中打通了30个本地应用和十余款第三方应用,让其AI助手Bixby有更强的跨应用执行能力。

03 新兴硬件:细分场景的精准挖掘

与传统品类升级并行的是新兴AI原生硬件的崛起。这些产品不求全能,而是专注解决特定场景的刚需。

Oura Ring Gen 4 Horizon智能戒指堪称隐形冠军,累计出货超250万枚。它不仅是睡眠追踪设备,更是私人健康教练,能通过自然语言问答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。

Plaud Note X1录音卡片则改写了会议记录的打开方式。这款售价129美元的产品已交付超30万台,年化收入突破1亿美元。它支持GPT-4o实时转录和一键摘要,60分钟语音可秒变“脑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