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略合作
实体门店有最核心的两个难题

实体门店的困境,大家都很清楚,一是受电商影响,市场被分流;二是受门店供应量增加,同业竞争导致市场被分流;三是房租不断上涨;四是经营思路的问题。

 

前三个因素,作为普通个体,是很难扭转的,唯一能改变的就只有自己了。

 

关于经营思路,实体门店有最核心的两个难题:

 

1、商业规划能力。以前不是有个故事,说美国人做生意,一条路开通了,开个加油站很赚钱,另一个人可能就是便利店,再有酒吧、旅馆。而中国人是,你开了加油站,我也开一个,他也开一个,之后开始价格战。

 

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中国人喜欢跟风。喜欢跟风的底层原因是缺少独立思考能力,或者是喜欢走捷径。所以中国的实体门店,呈现的是一波一波的行情。酱香掉渣饼、黄焖鸡、潮汕牛肉火锅、麻辣烫、奶茶店、淮南牛肉汤等等,都是如此。

 

中国的实体门店,以前基本都是夫妻老婆店起家,他们不会像肯德基开店还要进行完备的人流量统计、消费数据分析,因为不具备这个能力。所以一条500米的街上,有10家超市、5家水果店,5家奶茶店,都很常见。

 

除了沙县国际大酒店,能够相对稳定以外,有太多的单体店,几个月就关门,换人换项目重新装修,起起伏伏。

 

当下还能够相对稳定的门店,就是大品牌的直营或者加盟,他们具备选址的数据分析和后期运营管理的能力,存活率还相对高一些。所以在较大的城市,连锁化是一个趋势。创业者被各类招商加盟的模式公司收割,也是源于此。

 

所以,实体门店的存续经营,一开始的商业规划至关重要。想做啥,客户群锁定,成本测算(固定费用、获客方式及成本),运营方案等,都应该在前期完成。

 

2、门店经营:传统的实体店,老板自己参与干活的,都会好一点。老板如果做甩手掌柜的,都会风险较大。老板在不在店里,营收可能差50%。所以传统的底薪模式,管理模式,效率都不高,一般35店就是极限,有很多依靠手艺的餐饮店,1个分店都很难成功。现在有些连锁超市,会给营业员底薪 业绩提成的方式,提高其积极性。还有一些品牌方会做管理输出,门店老板不再是经营者,而是投资人。服务态度、经营理念,因人而异,在什么都过剩的同质化时代,门店老板适不适合做生意就很明显的体现出来了。